首页 > 原创天地 > 正文

通往玫瑰之门(第五版)

文章来源: 点击数: 更新时间: 2011-12-05

    当柳条拂过人间,嗫嚅的婴孩从大自然的母体爬出,人类就开始接受给予。白色的吗哪从天而降,给予荒野中的犹太人逃离埃及的食物与勇气,菩提树下的佛光普度众生,给予人们一切明净、通达和圆融。智慧的生灵开始在接受中学会给予。
    大地敞开怀抱裸露出原色的肌肤,让我们躬耕劳作,于是五色的谷物和牺牲开始用以敬奠我们的土地。伽蓝青灯撇开红尘俗世渡我们去彼岸,于是烟斜雾横,香火不断,佛龛上永远供奉着不朽的神明。人类便这样欣欣然而不自知地奉献着自己的纯粹和原始。《路加福音》里,基督告诫富人:“变卖你的所有,分给穷人,你在天国就会有财富。”但是,这种给予并不足以被称为幸福的给予。自我意识的种子还未完全萌发,给予只是在馈赠和接受不平衡关系中的心灵安慰和寄托,是人类浑浑噩噩的脑海里的一场幻梦。
    然而,母亲用营养的精华哺育她的孩子,以体现真正母亲的价值;成年人给予他的爱侣灵与肉的欢愉和真实,以实现那种独特关系中的存在价值;文明部族里人们开始用自己的智慧,建造出不可思议的城邦,以获得在集体中价值的肯定。给予是人类的必需,没有奉献的权利的人是可悲的。查泰莱夫人对男爵说:“我也想要给予呢,可是谁允许我呀?”一句话道尽了多少人的无奈,那是无法奉献的人痛苦的迷失和辛酸。康妮愿给予别人真正发自内心的同情,而又是谁,剥夺了她爱与奉献的权利?
奉献是自我意识的觉醒与生长,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与满足,从那里,给予的快乐变得有形和实在,沉睡在心灵深处的梦终于不只是梦。
    虽然人群越来越明显地被划分为三六九等,虽然一部分人顺理成章地掌握生杀予夺的大权,而我们庆幸人类的“野心”并未得到满足。我们寻求更大价值的实现,寻找真正的危机中的幸福。我们的价值依附在全人类和社会的幸福上,只有在这个共同体中,我们存在的意义才够完整。面对层出不穷的公益事业慈善机构,该如何审视自我?施密特先生寄钱给一个非洲的孩子,一封封信娓娓诉说生活的感触,是一种给予的温情,“水慈善”网站上遍布几大洲的水井工程和世界各地的捐款是一种给予的震撼。人们更加清醒地意识到,在经济全球化的同时,人类的奉献精神也在蔚蓝的星球上流动。今天社会的层级和体系越复杂,我们越需要共同力量通过社会把人的价值凝结起来。
    社会分崩离析的碎片不时向我们袭来,血肉之躯逐渐麻木愈觉无关痛痒,然而若希望之光仍在,光源一定在某群奉献者身上。在铁凝的小说里,玫瑰门是生命之门,愿给予的幸福照亮通往玫瑰门的路,走向那道永生的窄门。

(征文比赛一等奖)

Baidu
sogou