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报讯(记者 舒楚楚 陈泽国)“专业的舞台布置,震撼的音响效果,精彩的情节设置,深厚的文化底蕴”。时隔一年,我校大二傅同学对“2011高雅艺术进校园”的系列活动中演出的话剧《立秋》仍回味无穷。今年5月25日,秦腔现代剧《西京故事》再一次让同学们看过之后感慨万分,纷纷表示“没白来” 。
然而,在日常校园生活中,大学生们能实际接触到高雅艺术的机会非常少,高雅艺术以其“高姿态”让同学们大呼“有距离感”。“如果不是学校举办‘高雅艺术进校园’这样的活动,可能我的大学四年都不会接触到这些‘高雅艺术’。”来自我校兴湘学院的毛同学说道。
与此同时,大学生接触的文化范围越来越广,“品种”越来越多,其对于“美”有着更多的选择和理解。同样是舞台演出,与“高雅艺术进校园”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著名社交网站“人人网”上,两位某理工大学男生随着一首名为《套马杆》的曲子共舞的视频,该视频极其火爆,两位主角亲昵诙谐的动作让许多大学生网友觉得很有“基情”(该词意指同性恋关系)。
火爆的“基情”视频走在了“生活娱乐”的前沿,反映出现代大学生深受偏向娱乐化的事物的“熏陶”,与真正的艺术渐行渐远。“像《二泉映月》是创作者阿炳在极度失意的情景下对自己心境的完美诠释,但现在却成为很多人嘲笑、调侃的谈资。对传统文化的亵渎,把低俗的事物作为娱乐,长期的‘过度娱乐化’也许会导致大学生的审美情趣的低俗化。”我校艺术团民乐部部长高点点这样说道。
对于高点点的担忧,转载上述“基情”视频的叶晨同学认为,“娱乐化”是否会拉低大学生审美水平,主要取决于我们是出于什么心态去看待它。而对于学生的这种娱乐化心态,我校美学教授杨向荣认为要从学校的多方面教育来入手调节。“‘高雅艺术’起到一种引导作用,在大力提倡德育、智育的今天,许多学校对美育的忽视,导致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还远远不够。学校和社会都应注重对学生精神层面的引导,类似‘高雅艺术进校园’这样的活动还是非常必要的。”杨老师总结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