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学院动态 > 正文

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张永清教授来我院讲学

文章来源: 点击数: 更新时间: 2016-04-28

        4月26日上午,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张永清先生应邀来到我院,在文科楼318学术报告厅为我院师生作了“巴赫金的超语言学和作者理论”的主题讲座。讲座由季水河教授主持。
        张永清教授指出,巴赫金的思想居于马克思主义、新康德主义—现象学、形式主义—语言哲学三大理论之间,融合发展出了超语言学理论。巴赫金超语言学理论的形成离不开他对马克思主义思想传统的坚持,这方面的集中表现包括,巴赫金着力揭示了符号、语言的意识形态性和社会性,突出言语在“语言和言语”结构中的基础性地位,特别强调言语的交往、对话功能。张永清教授认为,巴赫金将作者区分为“作为人的作者”和“作为创作者的作者”,从实体和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来解决作者理论面临的困境。巴赫金区分了三种“作者形象”,从“外位性”“超视性”以及“时空体切线”等方面对作为创作者的作者与作品人物的关系作了细致分析,这些论述在某种程度上可视为叙事学理论的“先声”。巴赫金有关作者问题的思想值得深入挖掘,以充分彰显其现代性意义。张永清教授强调,进行学术研究,不仅要得出新结论,更要追求论证方式的突破,要善于运用多种理论资源进行创新阐释。
        在点评环节,季水河教授认为,张永清教授的讲座视角、内容具有很突出的新意,观点、论证建立在大量阅读理论文本、坚持科学研究态度的基础之上,做到了“新”“实”的完美结合。
        张永清教授生于1965年,山西平陆人,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、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副会长、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、国家出版基金评审组专家、人大复印资料《文艺理论》主编,主持《马克思、恩格斯的批评理论(1844年8月前)》《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研究》等科研项目,出版《现象学与西方现代美学基本问题》等多部专著,在《文学评论》《文艺研究》《中国人民大学学报》《学术月刊》《文艺理论研究》等全国著名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多篇。

 

Baidu
sogou